solidphys-2
固体物理学 - 第二章:晶体的键合
目录
原子论与周期表
原子论的核心思想
“倘若在某种大灾难中,所有科学知识均遭毁灭,且仅能将一句话传递给下一代生物,那么这句话应是原子论:一切事物皆由原子构成——微小粒子处于永恒运动之中,彼此稍有距离时相互吸引,但相互挤压时则相互排斥。”
——理查德·费曼,《费曼物理学讲义》
元素周期表演变
- 古代元素观(约2400年前)
- 1776年元素周期表
- 门捷列夫周期表(1869年):
- 首次系统性排列元素
- 成功预测未知元素性质
- 现代周期表:
- 按原子序数排列
- 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
图:门捷列夫第一张周期表(1869)
原子壳层结构
- 电子排布:量子力学描述
- 主量子数 n(能级)
- 角量子数 l(轨道形状:s,p,d,f)
- 磁量子数 mₗ(空间取向)
- 自旋量子数 mₛ(±1/2)
- 电子轨道:
- s轨道:球对称(1个)
- p轨道:哑铃形(3个:pₓ,p_y,p_z)
- d轨道:花瓣形(5个)
- f轨道:复杂形(7个)
图:原子轨道示意图(s,p,d,f)
原子成像突破
- 第一张原子电子云照片(2009年):
- 乌克兰哈尔科夫物理与技术研究所
-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拍摄碳原子
- 验证量子力学预测
元素周期律与电负性
周期律表现
- 原子半径:
- 同周期从左到右减小
- 同族从上到下增大
- 电离势(IP):
- 移去最外层电子所需能量
- 右上角元素IP最高(稀有气体)
- 电子亲和能(EA):
- 原子获得电子释放的能量
- 卤素EA最高(易得电子)
图:元素周期律趋势图
电负性(EN)
- 定义:原子在化学键中吸引电子的能力
- Mulliken标度:
- 规律:
- 氟(F) EN最高(4.0),铯(Cs)最低(0.7)
- 金属性:左下角强(如Cs)
- 非金属性:右上角强(如F)
图:电负性周期表分布
宇宙元素丰度
- 核聚变产物:铁(Fe⁵⁶)结合能最高(8.8 MeV/核子)
- 地壳丰度:氧>硅>铝>铁
固体键合的一般性概念
内聚能
- 定义:分离固体为孤立原子所需能量
- 键合本质:原子电荷重排使体系总能量最小化
化学键类型
键型 | 强度(eV) | 特点 | 实例 |
---|---|---|---|
范德瓦尔斯力 | 0.02-0.1 | 弱,非方向性 | Ar, CH₄ |
离子键 | 4-14 | 强,无方向性 | NaCl, CsCl |
共价键 | 1-10 | 方向性强 | 金刚石, SiC |
金属键 | 0.7-6 | 电子离域 | Cu, Fe |
氢键 | 0.1-0.3 | 方向性,弱于共价键 | 冰, DNA |
原子间势函数
- 吸引与排斥平衡:势能曲线存在最小值(平衡位置)
- 通用形式:
范德瓦尔斯力
惰性气体晶体特性
- 透明绝缘体
- 低内聚能
- FCC结构(除He外)
- 原子近似为硬球
伦敦色散力机理
- 瞬时偶极:量子涨落产生
- 诱导偶极:电场极化效应
- 相互作用:
图:瞬时偶极-诱导偶极相互作用示意图
Lennard-Jones势
- 公式:
- 参数:
- σ:原子有效直径
- ε:势阱深度(结合能)
图:LJ势能曲线图
范德瓦尔斯距离
- 典型值:3-4.5 Å
- 应用:壁虎脚掌粘附力
离子键
晶体结构
- NaCl型:面心立方
- CsCl型:体心立方
图:NaCl和CsCl晶体结构示意图
八电子规则
- 离子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稀有气体电子构型
- Na⁺:[Ne]
- Cl⁻:[Ar]
能量平衡分析
- 以NaCl为例:
马德隆能
- 定义:离子晶体静电势能总和
- 计算:
- 1D链:α ≈ 2ln2
- NaCl:α = 1.748
共价键
八电子规则应用
- 主族元素通过共享电子达到八电子结构
- 碳:sp³杂化(金刚石)
- 硅:sp³杂化(晶体硅)
成键机理
- 分子轨道理论:
- 成键轨道(能量↓)
- 反键轨道(能量↑)
- 杂化类型:
- sp³(四面体,109.5°):金刚石
- sp²(平面,120°):石墨烯
- sp(直线,180°):乙炔
图:sp³杂化轨道示意图
键型区分
键型 | 电子分布 | 方向性 | 实例 |
---|---|---|---|
σ键 | 沿键轴对称 | 有 | C-C单键 |
π键 | 垂直于键轴 | 有 | C=C双键 |
极性共价键
- 电负性差异:电子云偏向高EN原子
- 实例:
- GaAs(EN差0.37)
- CdTe(EN差0.41)
图:GaAs价电子密度图
金属键
金属特性
- 高延展性
- 优良导电/热性
- 金属光泽
"电子海"模型
- 正离子晶格:周期性排列
- 离域电子:自由移动
- 结合能来源:
- 电子动能降低
- 库仑吸引
图:金属键的"电子海"模型示意图
势函数
- Morse势:
- 镶嵌原子法(EAM):
图:镧金属的EAM势拟合结果
氢键与分子晶体
氢键特性
- 形式:D-H···A(D=O,N,F; A=O,N)
- 强度:0.1-0.3 eV
- 方向性:近线性(∠D-H···A≈180°)
- 键长:
- O-H共价键:1.01 Å
- H···O氢键:1.76 Å
图:水分子间氢键示意图
冰的结构
- 六方冰(Ih):
- 氢键网络
- 密度<液态水
- 高压相:
- 铁电冰
- 负压相
图:冰的相图
分子晶体
- 结构特点:
- 分子内:强共价键
- 分子间:弱相互作用
- 实例:
- 冰(H₂O)
- 硝基甲烷(CH₃NO₂)
- 黑索金(RDX, C₃H₆N₆O₆)
图:RDX分子晶体结构
本章总结
键型 | 强度(eV) | 方向性 | 实例 | 结合本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离子键 | 4-14 | 无 | NaCl, CsCl | 静电吸引 |
共价键 | 1-10 | 强 | 金刚石, SiC | 电子共享 |
金属键 | 0.7-6 | 无 | Cu, Fe | 电子离域 |
氢键 | 0.1-0.3 | 有 | 冰, DNA | 定向静电作用 |
范德瓦尔斯力 | 0.02-0.1 | 弱 | Ar, CH₄ | 瞬时偶极相互作用 |
核心结论
- 键合本质:原子电荷重排使体系总能量最小化
- 周期律核心:元素性质由价电子构型决定
- 势函数应用:
- LJ势:描述惰性气体晶体
- Morse势:描述简单金属
- EAM势:描述过渡金属
- 内聚能趋势:钨(8.79 eV)>金刚石(7.37 eV)>硅(4.63 eV)>氩(0.08 eV)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ZSJ'Web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