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体物理 - 第三章:晶体结构
赵纪军、蒋雪、陈仲佳等
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
目录
- 晶体结构与平移对称性
- 七大晶系与十四种布拉伐格子
- 原胞与Wigner-Seitz原胞
- 晶体学空间群
- 常见晶体结构
- 本章总结
晶体结构与平移对称性
晶格定义
图:NaCl晶体二维晶格示意图(红蓝点表示Na/Cl原子)
晶胞(Unit Cell)
- 定义:最小重复单元,填满空间无间隙
- 参数:
- 边长:a,b,c
- 夹角:α,β,γ
- 分数坐标:原子位置 (xj,yj,zj)∈[0,1)
图:立方晶胞参数示意图
七大晶系与十四种布拉伐格子
晶系分类依据
晶系 |
轴长关系 |
夹角关系 |
对称性 |
立方 |
a=b=c |
α=β=γ=90∘ |
最高 |
六方 |
a=b=c |
α=β=90∘,γ=120∘ |
|
四方 |
a=b=c |
α=β=γ=90∘ |
|
正交 |
a=b=c |
α=β=γ=90∘ |
|
菱形 |
a=b=c |
α=β=γ=90∘ |
|
单斜 |
a=b=c |
α=γ=90∘,β=90∘ |
|
三斜 |
a=b=c |
α=β=γ |
最低 |
布拉伐格子(14种)
- 晶格中心类型:
- 简单(P) - 体心(I) - 面心(F) - 底心(C)
立方晶系
类型 |
示意图 |
实例 |
格点坐标 |
简单立方(SC) |
|
Po |
(0,0,0) |
体心立方(BCC) |
|
Fe, W, Na |
(0,0,0),(21,21,21) |
面心立方(FCC) |
|
Cu, Al, Au |
(0,0,0),(21,21,0),(21,0,21),(0,21,21) |
其他晶系
- 六方:简单六方(Mg, Zn)
- 四方:简单/体心四方(Sn, TiO₂)
- 正交:4种(简单/底心/体心/面心)
- 单斜:2种(简单/底心)
- 三斜:1种(钾长石)
- 菱形:1种(方解石)
图:14种布拉伐格子三维示意图
密堆积结构
类型 |
堆积顺序 |
配位数 |
实例 |
堆积率 |
FCC |
ABCABC… |
12 |
Cu, Ag, Au |
74% |
HCP |
ABAB… |
12 |
Mg, Zn, Ti |
74% |
堆积率=晶胞体积原子总体积
图:FCC和HCP密堆积结构对比
原胞与Wigner-Seitz原胞
原胞(Primitive Cell)
- 定义:最小体积的重复单元(含1个格点)
- 体积公式:
Vp=∣a1⋅(a2×a3)∣
- BCC原胞:
⎩⎨⎧a1=(a,0,0)a2=(0,a,0)a3=(2a,2a,2a)
图:BCC原胞两种表示方式对比
Wigner-Seitz原胞
- 构造方法:
- 连接中心格点与邻近格点
- 作垂直平分面
- 取最小包围区域
- 特殊形状:
图:BCC和FCC的Wigner-Seitz原胞三维模型
晶体学空间群
对称操作
类型 |
符号 |
说明 |
旋转轴 |
2,3,4,6 |
n重旋转轴 |
螺旋轴 |
21,31 |
旋转+平移 |
镜面 |
m |
反射操作 |
滑移面 |
a,b,c,d |
反射+平移 |
反演中心 |
1ˉ |
中心对称 |
空间群分类
空间群 |
晶系 |
实例 |
对称元素 |
Fd3ˉm |
立方 |
金刚石, 闪锌矿 |
面心+滑移面+反演 |
Pm3ˉm |
立方 |
CsCl, 钙钛矿 |
简单立方+镜面+反演 |
P63/mmc |
六方 |
石墨, ZnO |
六方+螺旋轴+滑移面 |
图:金刚石结构Fd3ˉm对称元素分布
准晶(无平移对称性)
- 彭罗斯镶嵌:五重对称(2011诺贝尔奖)
- 特点:
- 衍射图显示5/8/10/12重对称
- 电子衍射图:明锐布拉格斑点
图:Al-Mn准晶五重对称电子衍射图
常见晶体结构
单质结构
结构 |
符号 |
配位数 |
实例 |
空间群 |
FCC |
A1 |
12 |
Cu, Al, Au |
Fm3ˉm |
BCC |
A2 |
8 |
Fe, W, Na |
Im3ˉm |
金刚石 |
A4 |
4 |
C, Si, Ge |
Fd3ˉm |
化合物结构
结构 |
符号 |
配位数 |
实例 |
空间群 |
NaCl型 |
B1 |
6:6 |
NaCl, MgO |
Fm3ˉm |
CsCl型 |
B2 |
8:8 |
CsCl, AlNi |
Pm3ˉm |
闪锌矿 |
B3 |
4:4 |
ZnS, GaAs |
F$\bar{4}$3m |
萤石(CaF₂) |
C1 |
8:4 |
CaF₂, UO₂ |
Fm3ˉm |
钙钛矿 |
E21 |
12:6:6 |
BaTiO₃, SrTiO₃ |
Pm3ˉm |
金刚石结构原子坐标
晶胞含8个原子:
原子12345678分数坐标(0,0,0)(21,21,0)(21,0,21)(0,21,21)(41,41,41)(43,43,41)(43,41,43)(41,43,43)备注
图:金刚石结构原子排布示意图
本章总结
核心概念
概念 |
数学描述 |
物理意义 |
晶格 |
T=∑uiai |
平移对称性的数学表示 |
基元 |
rj=xja1+yja2+zja3 |
晶体化学组成单元 |
Wigner-Seitz原胞 |
$\text{min} |
\mathbf{r} - \mathbf{R} |
结构-性能关系
1 2 3 4 5 6 7
| graph TD A[晶体结构] --> B[配位数] A --> C[堆积率] A --> D[键合类型] B --> E[力学性能] C --> F[密度] D --> G[电学/光学性质]
|
重要公式总结
平移矢量
描述晶格平移对称性的基本数学表达式:
T=u1a1+u2a2+u3a3(ui∈Z)
原胞体积
原胞(最小重复单元)的体积计算公式:
Vp=∣a1⋅(a2×a3)∣
堆积率计算
-
面心立方(FCC)结构:
fFCC=a34×34πR3=32π≈0.7405
-
体心立方(BCC)结构:
fBCC=a32×34πR3=83π≈0.6802
配位数公式
晶体中原子配位数的数学定义:
CN=#{Rj∣∥Rj−R0∥=dmin}
Wigner-Seitz原胞定义
描述对称性保持的最小单元的数学表达式:
WS原胞={r∣∥r−R0∥≤∥r−R∥, ∀R∈晶格}
分数坐标表达式
晶胞内原子位置的通用表示:
rj=xja1+yja2+zja3(0≤xj,yj,zj<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