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 概率论基础 (Fundamentals of Probability)
4.1 基本概念
随机变量与样本空间
-
样本空间 S: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
S≡{x1,x2,…}
-
离散随机变量(有限或可数无限):
- 硬币抛掷:Scoin={正面,反面}
- 骰子投掷:Sdice={1,2,3,4,5,6}
-
连续随机变量:
- 气体分子速度:Sv={−∞<vx,vy,vz<+∞}
- 金属中电子能量(T=0K):Sε={0⩽ε⩽εF}
事件与概率公理
- 事件:样本空间的子集 E⊆S
- 概率函数 P(E) 满足:
- 非负性:P(E)⩾0
- 可加性:若 A 与 B 互斥,则 P(A∪B)=P(A)+P(B)
- 归一性:P(S)=1
概率解释的两种观点
-
频率派(客观概率):
P(A)=N→∞limNNA
通过大量重复实验获得
-
贝叶斯派(主观概率):
基于现有信息的不确定性度量,随新信息更新
4.2 随机变量及其性质
连续随机变量
设 X 为连续随机变量,SX={−∞<x<+∞}
-
累积分布函数 (CDF):
P(x)=Prob(X⩽x)
性质:
⎩⎨⎧P(−∞)=0P(+∞)=1P(x2)⩾P(x1)当x2>x1
-
概率密度函数 (PDF):
p(x)≡dxdP(x)
性质:
⎩⎨⎧p(x)⩾0∫−∞+∞p(x)dx=1Prob(x∈[a,b])=∫abp(x)dx
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
-
函数 F(X) 的期望值:
⟨F(X)⟩=∫−∞+∞F(x)p(x)dx
-
F(X) 的概率密度:
pF(f)df=Prob(F(X)∈[f,f+df])
对于多解情况:
pF(f)=解∑∣dF/dx∣p(x)x=xi
矩与特征函数
-
n阶矩:
mn≡⟨Xn⟩=∫−∞+∞xnp(x)dx
-
特征函数(矩生成函数):
p~(k)≡⟨eikX⟩=∫−∞+∞p(x)eikxdx
性质:
p~(k)=n=0∑∞n!(−ik)n⟨Xn⟩
逆变换:
p(x)=2π1∫−∞+∞p~(k)e−ikxdk
累积量展开
特征函数可表示为累积量生成函数:
lnp~(k)=n=1∑∞n!(−ik)n⟨Xn⟩c
前四阶累积量与矩的关系:
⟨X⟩c⟨X2⟩c⟨X3⟩c⟨X4⟩c=⟨X⟩=⟨X2⟩−⟨X⟩2=⟨X3⟩−3⟨X⟩⟨X2⟩+2⟨X⟩3=⟨X4⟩−4⟨X⟩⟨X3⟩−3⟨X2⟩2+12⟨X⟩2⟨X2⟩−6⟨X⟩4
4.3 中心极限定理 (Central Limit Theorem)
核心概念
设 X1,X2,…,Xn 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:
- 均值:μ=⟨Xi⟩
- 方差:σ2=⟨(Xi−μ)2⟩
定义标准化和:
Zn=nσ1i=1∑n(Xi−μ)
当 n→∞ 时:
n→∞limP(Zn⩽z)=Φ(z)=2π1∫−∞ze−t2/2dt
证明思路
- 考虑和 Sn=∑i=1nXi 的特征函数
- 标准化变量 Zn=σnSn−nμ
- 证明 Zn 的特征函数收敛到高斯特征函数:
n→∞lim⟨eikZn⟩=e−k2/2
物理意义
- 大量微小独立随机效应的叠加导致高斯分布
- 解释统计物理中平衡态的高斯分布普遍性
- 测量误差的理论基础
附录:重要概率分布
分布类型 |
概率密度函数 p(x) |
均值 |
方差 |
高斯分布 |
2πσ21e−2σ2(x−μ)2 |
μ |
σ2 |
指数分布 |
λe−λx(x≥0) |
λ1 |
λ21 |
均匀分布 |
b−a1(a≤x≤b) |
2a+b |
12(b−a)2 |
泊松分布 |
k!λke−λ(k=0,1,2,…) |
λ |
λ |